|
网站公告 |
|
|
|
点击排行 |
|
|
|
|
李克强:让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的强大动力 |
点击量:769 |
|
李克强:让创新成为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的强大动力
2014-05-27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前言:中国面临经济转型时期,如何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将是中国能不能顺利完成经济转型的关键,从9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了应试教育时期,英语作为必修课程埋没了不知多少科技奇才,国内各家高校专注于政治,以及科研经费的争夺战中,往往造成科研经费与实体经济脱节,而实体经济将资金投入到科研院校之后,往往得不到经济回报,这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引起的。
当进入到2000年之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在知识产权方面,国家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侵权行为逍遥法外,国内小型创新型企业往往会因为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后,出来一款畅销新品,在尚未收回成本时期便被人低成本模仿,从而过早夭折,或者部分通过起诉保护自身权益的结果更是浪费时间,虽然赢了官司但是处罚太轻,与侵权者的收益不成比例,也就是犯罪成本太低。
如果想要科技更好地服务与实体经济,知识产权保护法必须要做重大改进,朝着更有利于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方面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全球研究理事会2014年北京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李克强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科学知识的开放获取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这契合现实需求、符合未来方向。没有全球的开放交流,科学难有巨大成就;没有青年人的后来居上,科学难有辉煌未来。
李克强说,科学的历史巨著是全世界共同书写的,科学的未来篇章也要靠国际社会携手创作。科学进步与思想解放紧密相连,科学的开放不是单方面给予,而是相互馈赠、共同发展,能够聚合更大的创造力量。科学连着发展权,知识是天下公器,打造更加开放的平台,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科学知识的营养,实现普惠、包容发展。各国应采取多种方式,促进科学知识广泛传播与共享,实现科学的最大价值,增进人类福祉。中国愿进一步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知识、技术、人才的全球流动,支持建立公共财政资助的科学知识开放获取机制,促进中国和世界科学事业共同发展。
李克强指出,科学的开放涉及知识产权保护,二者并行不悖、相互促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可以使科学技术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的发展需要千千万万敢于创新的个人、千千万万敢于创造的企业。我们致力于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在开放中使知识产权得到更好保护和运用,使创新者得到应有荣誉和回报,激发更多、更大的创新。
李克强说,一代新人才、一片新天地。青年人最富创新梦想和激情,许多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出自青年。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创造,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跨越。要吸引更多热爱科学、有志创新的青年进入科学殿堂、创新战场,在他们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和向更高科学目标冲刺阶段,及时扶一把、送一程。年长的科学家和专家要有宽阔的胸怀和为人类未来担当的勇气。
李克强指出,科学作为历史进步的杠杆,从来都是与现实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突破,许多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人们期待科技创新的渗透力、扩散力,能够转变为促进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无止境,是一座持续攀升的通天塔,会引领世界发展进步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李克强表示,中国发展既处于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临一系列重大结构性问题。持续下好中国经济这盘棋,实现升级是方向,这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我们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比翼齐飞,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我们不断完善科研投入管理机制,改革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制度,让科技人员享有自由的创造空间、获得应有的社会尊重。
李克强强调,追求卓越、追求创新,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是科学之树成长的沃土。我们弘扬求真探源的科学精神,尊重个性、宽容失败,支持科研工作者在探索中获得更多原创性、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让创新成为中国发展的强音、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的强大动力。
会前,李克强会见了全球研究理事会管理委员会主席、德国研究基金会主席彼得,加拿大自然科学与研究理事会首席运营官詹妮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弗朗斯等参加全球研究理事会北京大会的主要外宾。
万钢出席开幕式。
全球研究理事会成立于2012年,由国际科学界11家权威机构共同创立,主要致力于科学论文的开放获取、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和广泛深入的国际科技合作。理事会正式代表、观察员等400多人参加开幕式。 |
返回 <<< |
|
|
|